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北京: 台灣不入統一圈套 北京腦羞成怒正常 但沒想到…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,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,並願意與北京展開對等的交流,立即惹來北京強烈的譴責,一點也不意外。奇怪的反而是,在野國民黨及其支持媒體都異口同聲,批評新總統將“兩國論”放到枱面,破壞兩岸對話的基礎。


其實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,是常識也是憲政現實。從常識看,不論前者隸屬於後者,或者後者隸屬於前者,都等於說兩者關系誰主誰從早有定位,那麼還需要甚麼破冰、修好、重建兩岸關系等等?況且,兩個政治實體管轄地區及時間並無重疊,若說一者隸屬於另一者又從何說起呢?

從憲法講,有論者認為,根據中華民國憲法,主權在民,再按照國籍法,“兩岸人民均為中華民國國民”。因此中華民國的主權該由兩岸人民共同擁有,不由台灣人獨攬。不過,政治現實是中華民國只管轄台灣,主權屬於符合法律規定享有選舉權的公民,不是大陸人,而憲法及法律亦標明中華民國國民分為兩類,即“自由地區人民”與“大陸地區人民”,而後者當然沒有選舉權,台北政府沒有政治責任聽命於大陸人民。


眼前的憲政現實是,“自由地區人民”管治中華民國,“大陸地區人民”則由中共一黨專政統治,兩者截然不同,也互不隸屬。有天,也許中華民國會按憲制程序改變制度,讓“大陸地區人民”自動享有政治權,然後共同決定台灣的命運,但在這天出現之前,兩者互不隸屬是抹不掉的憲政現實,也是兩岸談判未來的事實起點。

一直以來,北京建立紅線,控制兩岸關系的用語及論述,力圖將兩地政府定性為中央與地方關系,以加強對台灣的對奕優勢,其策略完全可以理解,但不能不照顧政治現實及原則,令台灣進退兩難,害怕與大陸互動。例如稱謂方面,如自稱台灣,對岸是中國,可被指為台獨,隨時發動文攻武嚇,甚至武力統一;但若稱為中華民國,版圖包括中國大陸,而兩地政權領土重疊,利益對立,最後兩個只能活一個,北京的實力遠比台北強大,定可穩奪唯一合法政府的地位。敗者全敗下,中華民國政府連統治台灣的權力,也失去合法地位。




又例如,北京必須台北承認“九二共識”,否則就視其為台獨,兩岸政府無法恢復交往。但承認“九二共識”等於承認一個中國,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,也就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圖包括台灣,以及北京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。換言之,北京台灣擁有主權,沒有它的授權,台灣政府過去28年來即使由民主授權產生,也會被視為非法執政。展望未來,台灣能否繼續享有民主自由,也變成取決於北京是否同意。

因此,不論台灣怎樣稱呼自己,也不論是否承認“九二共識”,前提都是一樣,即北京台灣擁有主權,手握台灣發展的決定權,而結論亦只有一個:若不自動接受北京所訂的政治前提,不僅兩岸關系陷入僵局,台灣更難逃來自對岸的軍事幹擾和武力威嚇,直至台灣屈服為止。


面對脅迫,賴清德就職演說強調兩地互不隸屬,正是表明台灣人仍未屈服,堅決不踏入中共的圈套。因此,北京腦羞成怒可以預計,但沒想到在野國民黨及其支持者竟然矛盾錯判,把民進黨政府為免跌入陷阱而不願妥協,誤認為故意挑釁大陸制造麻煩,不顧台灣人安危,卻無視來自北京的威逼利誘要求統一,才真正損害兩岸的和平。

國民黨出於信念也好,恐懼也好,在自由民主的台灣提倡兩岸統一,並無不可,但必須認清對手是北京,不是民進黨。首先,中共一黨專政,不會信任民主制度,只會利用民主社會的自由,以不同方式加強其影響及控制。日後兩岸統一,中共主權下,台灣的民主自由制度還剩多少,還是國民黨認為北京可以忽悠,承認“一國原則”,兩岸政府交往如常,便可以不統一呢?

其次,北京可提出比當年香港還要漂亮的“一國兩制”承諾,但又如何確保台灣成為中國內政問題後,不會與香港命運相同?再者,今天的中國俄羅斯伊朗、朝鮮聯群結隊,與西方國家展開冷戰,若可將台灣從民主陣營收到旗下,當然對其有利,但國民黨何有想及,與獨裁國家結成命運共同體,將會如何重創台灣的國際地位、經濟發展以至文明水平?

國民黨不認真思考這些問題,不敢對北京欺壓台灣提出半聲不滿,反而將抗爭人看作挑釁者,威脅者視為受害人,是非兜亂,埋沒真相,到底國民黨的老板是台灣人還是北京領導人?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91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.0017 秒